文章来源:http://bank.hexun.com/2018-02-06/192417137.html 資料圖 法治周末記者文麗娟 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術創新,近兩年,小微企業信貸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風口”上。 去年9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對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等發放的普惠金融貸款,給予定向降準和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的支持。 為了實現普惠金融的目標,各類小微金融機構異軍突起:2005年,小額貸款公司設立,現在數量已經過萬家;2006年,村鎮銀行設立,如今數量已經超過千家;2013年,民營銀行被松綁準入,目前已經實現常態化發展。 在這些靚麗數據的背后,卻隱藏著尷尬。例如,小微企業貸款數據“水分”多;上萬家小貸公司如今關閉近一半;僅有三分之一的村鎮銀行經營情況良好。 在傳統金融體系之外,互聯網金融機構也試圖分割小微企業貸的“蛋糕”。如宜信、螞蟻金服和微眾銀行等,以服務普惠金融為商業模式的立足點,推動小微企業信貸全面鋪開。但風控不足、事后追責機制缺乏等風險也隨之而來。 迎來“藍海”市場 小微企業是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家庭作坊式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統稱。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在2017年第三季度發布的數據,中國小微企業數量已占全部企業數量的80%以上。 在北京市某銀行工作的張枚(化名)告訴法治周末記者,每個銀行對于小微貸款的界定要求不同,與小微企業的規模認定有關,“我們銀行認為1000萬元以下的貸款額,便屬于小微企業,界定標準主要看公司實力和借款額”。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銀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0.74萬億元,占各項貸款總余額的24.67%。小微企業貸款較2017年年初增加4.04萬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速達15.14%,比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高2.67%;小微企業貸款戶數達1520.92萬戶,較上年同期增加159.82萬戶;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95.27%,較上年同期高1.67%。 為何小微企業貸在近年來獲得快速增長?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向法治周末記者解釋:“隨著優質的大客戶逐漸減少,銀行業賺頭小、成本高,開始調整服務對象,由爭奪大客戶轉為競先向小微企業投放貸款。” 董登新認為,這種競爭折射出在小微企業貸領域還存在著巨大的市場缺口。 不過,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成都中心支行和四川省統計局對四川小微企業連續三年的抽樣調查,發現有28.3%的小微企業并沒有融資需求。中國人民銀行成都中心支行副行長方昕表示,在四川,不包括個體工商戶的小微企業信貸需求大概在6900億元,滿足的量則在5000億元左右,但正規金融統計數據的小微金融滿足數遠遠大于這個數。 方昕在公開場合稱,據此推算,現在中國小微信貸總量也沒有幾十萬億元那么多,按照四川在全國GDP的占比來推算,全國可能在5萬億元左右。 “但受普惠金融發展的政策紅利影響,小微企業貸已經進入了"藍海"市場。”董登新對法治周末記者說。 風控是難題 盡管市場很大,但除了傳統銀行以外,深耕這個領域的玩家并不多,如宜信、人人貸、陸金所等。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分析稱,小微企業信貸雖然有了大面積落地生根發芽的機會,但依然存在較大的風險。“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小微企業經營風險日益加劇,經營貸質量呈現出惡化趨勢。在追責機制不完善的背景下,小微企業固然有萬億級市場規模,但風險與之相伴隨行。”宋清輝說,最大的難題就是如何做好風險控制,但互聯網金融機構如果自建底層數據平臺和風控團隊,每年要為此付出近千萬元的成本支出,這對于不少互聯網金融機構來說,是難以逾越的“門檻”。 他表示,與大中型企業相比,小微企業經營素質普遍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帶來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這是互聯網金融機構拓展小微企業經營貸的風控難點,也是造成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山東省濟寧市某銀行支行工作的郭濤(化名)告訴法治周末記者,不少小微企業管理混亂,自身抗風險能力差,一旦發生系統性風險,很容易出現經營問題。 張枚對風控之難同樣深有感觸。他認為,風控的核心是企業實際控制人,小微企業的銷售渠道如何,是否具有還款能力,關鍵都在于人。 而如何判斷此人是否靠譜?張枚向法治周末記者解釋,一般他們會通過多次面談,或者去企業實地考察,查看他們的擔保方式、保證人和抵押物等。 “有時候去工廠蹲點,會發現工人都是臨時叫過來的,場地也沒有連續經營的感覺,一查水電費,已經很久沒有交過了,且小微企業主的說法也會前后矛盾。”當記者詢問不良貸款現象時,張枚如數家珍。 不過,金融科技的應用正在為風險防控提供新的可能性。 宜信翼啟云服供應鏈金融首席創新官劉灝對法治周末記者稱,大數據正在幫助翼啟云服建立智能風控體系,即通過跨平臺和自身數據的積累,實現基于大數據的3層動態風險管理體系,包括第一層外部數據風控(市場數據、行業數據)、第二層企業主體數據風控(企業征信等),和第三層企業動態數據風控(訂單數據,物流數據,資金流數據等),通過多維度的數據獲取,交叉驗證和持續監控,打造從線上到線下的數據閉環。 動產融資尚不到位 據郭濤介紹,小微企業貸風險高,但資產規模小,很難拿出銀行認可的抵質押品。“這應該是小微企業等普惠金融商業模式很難成功的原因。”他表示。 目前,中國金融機構主要接受3種信貸風險擔保形式,即土地、房產和第三方擔保。“中小微企業資產中的絕大部分都是存貨、應收賬款和機器設備等動產,傳統金融機構很難接受。”郭濤對法治周末記者說,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是,一方面融資擔保難,一方面動產擔保資源閑置。 法治周末記者了解到,在銀行業發達的美國,95%的中小企業貸款都需要擔保,而90%以上的擔保品均為動產,且普遍存在基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存貨和應收賬款而進行融資的供應鏈金融。 據IFC(國際金融公司)測算,中國的動產存量在230萬億元至400萬億元之間。其中,存貨總量約為100萬億元,但各類存貨融資量年度發生額僅為5萬億元至8萬億元。 為打開動產融資的大門,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按照物權法的授權,于2007年推出應收賬款質押登記系統,搭建全國統一的應收賬款登記系統互聯網平臺。此后,中國倉儲協會和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發布《擔保存貨第三方管理規范》的國家標準。 但據法治周末記者了解,在中國的傳統金融機構開展動產融資并非易事,他們對該業務多半持保守態度。 一位中國銀行某支行的客戶經理對法治周末記者稱,中國銀行對動產融資業務就非常保守,“因為對動產的界定很麻煩,相對房地產等不動產,"動產"是一個動態、變化的概念,如存貨、監管場地、應收賬款等,很多時候還需要第三方監督,如給貸款方提供服務的物流企業等”。 不過,一些互聯網金融平臺依托消費和經營場景,以及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技術,進入供應鏈金融領域,探索動產融資。不過,他們主要集中在零售商領域。 劉灝對法治周末記者介紹,以B2B和B2C平臺為切入方向,翼啟云服所提供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已應用至建筑、商超、醫療、化工、農業、生鮮、鋼鐵等20多個行業,目前正在供應鏈金融基礎上完成更多產業鏈金融服務的落地。 以翼啟云服旗下“商超貸”為例,劉灝稱,其以全國40多萬商超產業鏈中的中小微供應商企業為中心,幫助他們解決融資難、融資貴、財務管理混亂等問題。“產業鏈金融擴大了服務對象,將金融服務的對象從一個客戶擴展到一個集群,這是未來傳統供應鏈金融服務實現普惠金融理念的重要手段。”劉灝對法治周末記者說道。 阿里集團的菜鳥供應鏈金融總經理趙威也曾公開介紹,其動產質押是在互聯網為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做的動產融資,能做到“三二一”放款,即客戶3分鐘完成申請貸款,1秒鐘放款,不經任何人工干預,不需要任何紙面簽署的合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透露,中國動產融資市場已進入全面起步階段,整個動產融資覆蓋的品類從簡單的存貨或應收賬款,正向所有的動產融資類型覆蓋。 責任編輯:高恒濤(責任編輯:劉偉HF113)關鍵字標籤:房屋二胎
提供泰國,泰國旅遊,泰國曼谷自由行,,泰國旅遊,曼谷行程相關服務、克羅埃西亞、北海道旅遊、巴里島自由行、歐洲旅遊、帛琉
網站導覽| 泰國旅遊 |曼谷必買|泰國必買|泰國曼谷|泰國機票 網路SEO服務 版權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